精选推荐
立即上榜

AI 会先毁掉年轻人,还是职场老将?

一场关于未来饭碗的终极辩论,正以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在全球的办公室、会议室和咖啡馆里展开。

引爆这场辩论的,是《纽约时报》近期一篇标题极具冲击力的深度报道:《AI伤害最深的,是年轻人还是经验丰富者?》(Which Workers Will A.I. Hurt Most: The Young or the Experienced?)。

AI 会先毁掉年轻人,还是职场老将?

人工智能的浪潮已不再是遥远的未来,它的影响正沿着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,同时冲击着职业阶梯的两端。

这不仅仅是一场技术迭代,这更像一场对“价值”本身的重新定义。那么,在这场由代码和算法主导的权力重构中,到底谁的处境更危险?

年轻人的“登天梯”正在消失

长期以来,我们对职业生涯的想象是一条线性的“登天梯”:从一个不起眼的初级岗位开始,通过完成基础的“脚手架工作”(Scaffolding Jobs),一步步学习、成长,最终向上攀登。

然而,支持“年轻人受创最重”观点的核心论据是:AI 正在系统性地、大规模地拆除这条“登天梯”的入口。

最直接的证据来自纽约联邦储备银行(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)定期发布的《近期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》报告。在其2025年第一季度的更新中,一系列数据描绘出了一幅黯淡的图景。

  • 失业率警报:22 至 27 岁的“近期大学毕业生”的失业率跃升至 5.8%,这是自 2021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。
  • “大材小用”的普遍化:比失业更令人忧心的是“屈就就业率”(Underemployment Rate)——即拥有大学学历的毕业生,从事着通常不需要大学学位的工作。这一比率飙升至惊人的 41.2%。

近一半的年轻人,在投入了大量时间和金钱换取一纸文凭后,发现自己被挡在了专业对口工作的门外。

他们不得不去咖啡馆、零售店或零工市场,从事着那些无法发挥其专业技能,也无法提供向上流动通道的工作。

为什么会这样?《纽约时报》的报道揭示了企业内部的秘密:那些曾经由无数实习生和初级分析师负责的任务——整理电子表格、撰写会议纪要、搜集市场资料、调试基础代码——如今正被 AI 以接近于零的边际成本和 7×24 小时的工作效率所接管。

一位科技公司高管毫不避讳地表示,其公司已完全停止招聘初级工程师,因为“那些低级别任务现在可以由 AI 完成”。

对于渴望开启职业生涯的年轻人来说,这几乎是釜底抽薪。他们面临的不是竞争的失败,而是竞争资格的丧失。当职业生涯的第一级台阶被抽走,整座通往未来的阶梯都变得摇摇欲坠。

资深者的“经验壁垒”正在瓦解

如果说年轻人的困境是“无门可入”,那么经验丰富的老将们面临的则是另一重危机:他们用数十年职业生涯建立起来的“经验壁垒”正在迅速瓦解。

这一论点的背后,是企业运营逻辑的根本性转变。

1. 高薪成为“原罪”,效率成为“圣经”

亚马逊 CEO 安迪·贾西(Andy Jassy)在 2025 年 6 月发给全体员工的内部信,堪称这场变革的“檄文”。

贾西将生成式 AI 定义为“一生一次的技术变革”,并明确表示,亚马逊将利用 AI 带来的效率提升,“在未来几年内,减少我们的企业员工总数”,并打造“更精干的团队(scrappier teams)”。

“更精干”这个词,对于身处中高层、薪水不菲的资深员工来说,听起来格外刺耳。在“人均营收”这一冰冷的效率指标面前,高昂的人力成本成为了一个需要被“优化”的负累。当 AI 能够承担越来越多的分析、管理和沟通工作时,经验丰富但成本高昂的老员工,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裁员的视野。

2. 知识的“护城河”被 AI 填平

一位资深员工的核心价值,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大脑中积累的、非结构化的隐性知识和行业直觉。然而,大型语言模型的出现,正在将这些知识壁垒夷为平地。

过去需要一位财务总监花费数天分析的财报,AI 可以在几分钟内抓取关键信息并生成摘要;过去需要一位资深律师检索大量案例才能形成的法律意见,AI 可以瞬间提供相关法条和判例。尽管 AI 的判断仍需人类监督,但它极大地削弱了“信息拥有者”的权力。

3. “人脉与沟通”优势受到挑战

就连销售、市场等传统上被认为是“人的艺术”的领域也未能幸免。尽管我无法访问关于微软裁员的具体报道,但行业趋势显示,AI 正在被用于自动化客户沟通、生成销售线索、起草营销文案等工作。当 AI 能够模仿人类的语气、7×24 小时在线、并且永不疲倦地与成千上万的潜在客户互动时,那些仅仅依赖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的岗位,其价值也正在被重新评估。

对于许多在职业生涯中局达到稳定状态的资深员工来说,他们面临的挑战是,自己的核心竞争力——无论是知识、经验还是人脉——其“稀缺性”正在被 AI 稀释。

 

© 版权声明
AI神器榜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none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