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选推荐
立即上榜

华为砸下10亿“天工计划”,AI智能体入口争夺战打响

华为砸下10亿“天工计划”,AI智能体入口争夺战打响

鸿蒙生态从万物互联迈向万物智联,背后是一场关于AI智能体入口的暗战。

9月20日,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上,华为终端云服务总裁朱勇刚宣布启动“天工计划”,未来将投入10亿元资金与资源,全面支持鸿蒙AI生态创新。

与此同时,HarmonyOS 5终端设备数量已突破1700万台。这一数字标志着鸿蒙生态已经从“生存期”进入“爆发期”,正全速向AI生态进化。

在AI大模型技术爆发的当下,科技巨头们的竞争焦点已从单一产品转向生态体系,从“功能满足”转向“智能交互”。
华为的“天工计划”正是这一趋势下的关键落子,旨在孵化超过1万个AI原生元服务、1000多种意图框架和5000多个智能体。

01 生态底座:鸿蒙的进化与成熟

鸿蒙生态的快速发展为“天工计划”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根据华为公布的最新数据,开源鸿蒙OpenHarmony兼容软硬件产品已超1300款,覆盖金融、交通、教育、能源、航天及消费电子等领域。

开源5年来,OpenHarmony代码行数超过1.3亿,社区贡献者达9200多位,推出了1300多款软硬件产品和70多款行业发行版。

鸿蒙生态已穿越了微笑曲线的底部,进入快速成长期。鸿蒙5自发布以来,以每月持续增长百万级终端的速度快速扩张,这1700万台终端不仅包括华为自有设备,更涵盖了大量生态合作伙伴产品。

华为终端云服务总裁朱勇刚在大会上表示:“鸿蒙生态的快速成长,是中国科技产业协同创新的一次集体冲锋。华为与伙伴和开发者一起,把不可能变为现实。”

02 AI智能体:下一代入口争夺战

“天工计划”的核心是AI智能体(AI Agent)的开发与生态建设。
在AI时代,操作系统成为终端设备的底层核心,大模型技术的融合以及多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,成为消费电子行业竞争的核心。

全球科技巨头都在AI上加快速度。谷歌凭借强大的AI技术实力和广泛的应用生态,在智能语音助手等领域已取得一定的先发优势。而苹果推出“Apple Intelligence”,试图从系统层级对手机应用进行重构。

此刻鸿蒙的发展速度决定了其未来在AI智能体赛道的竞争身位。

IDC中国研究经理郭天翔认为:“智能体可以实现对用户的个性化服务,包括一些信息的整合、关联和处理。这对于部分中高端消费人群在消费、工作、生活及出行各方面会带来一些体验和革命性的创新。”

在华为对AI技术十年的发展预判中,随着大模型的发展,AI智能体将从执行工具演进为决策伙伴,驱动产业革命。

一方面,交互方式正从图形界面转向自然语言,并向着融合人类五感的多模态交互演进;另一方面,手机App也正从独立的功能实体,转变为由AI智能体驱动的服务节点。

03 小艺智能体:鸿蒙AI体验的核心载体

小艺智能体作为鸿蒙AI体验的关键载体,正在从执行工具向决策伙伴演进。华为推出小艺智能体开放平台,让开发者无需从零搭建逻辑,即可高效构建AI智能体。

小艺任务空间功能可自主调度120多种对接工具和三方智能体,覆盖办公写作、出行规划、创意策划等8大类高频场景,实现复杂任务A2A自动处理。

例如,在办公写作场景,小艺只用20分钟左右就能生成一份图文并茂、分章节的万字报告,并可以生成PPT保存到本地。

更引人注目的是,小艺在情绪感知和多设备协同方面也取得显著进展,目前已支持11类情绪识别,可在不同场景中实现拟人化交互与服务响应。

华为终端云服务总裁朱勇刚在演讲中演示道:“比如国庆时出去旅游,只需要告诉小艺你的想法和计划,它就会自主规划、分拆任务和调用各种应用,做出一份专属出行规划,而且以卡片形式做成日程提醒。”

04 天工计划:10亿资金的投向与逻辑

“天工计划”的10亿元资金将投向哪里?根据规划,这些资金将用于支持开发者构建AI元服务、意图框架与智能体。

具体目标是加速孵化超过1万个AI原生的元服务、1000多种意图框架和5000多个智能体。

华为推出全新的小艺智能体开放平台,提供4种开发模式、50多种开发组件能力,支持自然对话创建智能体,并开放10个AI领域Kit、11类AI控件、240+标准意图,全面赋能开发者高效构建AI能力与智能体。

一位华为开发者表示:“过去开发者关注的主要是研发效率,希望更低成本做开发,这是鸿蒙从0到1的阶段,但未来大家更关心的是鸿蒙在AI侧以及元服务上的探索方向。”

“天工计划”正是为了吸引更多开发者加入鸿蒙AI生态而设。

05 生态雨林:华为的开放基因与根系逻辑

华为的生态建设理念可以追溯到多年前。在2016年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,华为轮值CEO郭平就用夏威夷和哥斯达黎加生态特点的对比,阐述华为对生态圈内生优势与外部资源的融合协作发展思路。

郭平当时表示:“夏威夷生态环境,讲求封闭进化,由于外来物种受到严格限制,因而数量发展相对缓慢。而哥斯达黎加海域所呈现的是以开放、多样的生态,新物种引入的速度,是夏威夷生态的10倍,排名世界前列。”

这一比喻反映了华为生态系统建设的愿景,即打破封闭,塑造开放、繁荣的生态系统。

华为坚信做大市场比做大自身的份额更加重要,把管理合作视为比管理竞争更重要的事情,坚持管道战略,不与合作伙伴争利,靠利益分享团结合作伙伴。

在今年的全联接大会上,华为常务董事汪涛宣布,未来五年,华为每年将投入150亿元人民币用于生态发展,为全球开源社区提供1500P算力支持,并动员1.5万人参与生态平台的开发与支持。

06 从连接到智能:鸿蒙生态的未来之路

随着“天工计划”的启动,鸿蒙生态正从“万物互联”迈向“万物智联”,致力于构建由AI主导、设备主动服务的未来交互模式。

基于鸿蒙的特性,AI原生和全场景互联的基因将会终端生态带来更高阶的AI全场景体验。比如,基于鸿蒙端边云协同的架构,手机、平板、智能音箱、智能汽车等多种设备之间可以自由切换。

蚂蚁数科移动科技的一名负责人指出:“任何探索光靠华为一家是不行的,还要靠千行百业APP,几十万的APP上来一起做。”这或许是“天工计划”启动的原因之一。

华为的生态布局正从“联接”向纵深演进。过去,华为以通信和网络设备为核心,聚焦标准型产业;如今,其业务进一步延伸至终端、计算等生态型产业,服务对象从ToB行业客户和ToC消费者扩展到ToD开发者群体。

【商业洞察】

全球操作系统的竞争,本质是生态的竞争。华为通过“天工计划”大规模投入生态建设,正是抓住了这个关键点。
在AI智能体成为下一代入口的争夺战中,华为正依托鸿蒙生态的规模效应和开源优势,构建一个超越传统商业模式的“全球开发者共同体”。
这场竞争不再关乎单一产品或技术,而是生态体系与生态体系之间的对决。

署名:智纲智库独立合伙人任国刚主理人+AI助手协助完成
© 版权声明
AI神器榜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none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