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雇人,打造百万级一人公司,你必用的15个AI工具
过去11个月我将海外做IP的逻辑进行了本土化,在10个月内实现了月入十几万的成果,同时有更多的国内博主对我的模式进行学习和模仿。
不过我也发现了在国内个人IP大部分是与知识付费相关,天花板很低,在国内突破亿级收入很难。
我就研究海外IP是怎么做IP商业模式升级的,我发现最终IP的终局是IP产业化,比如年入3亿美金的海外商业博主Alex Hormozi是IP+技术投资。
而且有个明显的趋势是,「AI+IP+产业化」是非常好的商业架构。
于是我将自己的定位从「IP创作」这种纯粹知识付费的领域,我转而升级为AI创业。AI创业是当下更大的一个机会点。
海外博主Dan Martell,就是这个方向的典型代表。
下面这篇文章是他对AI如何赋能一人公司收益拉升的AI工具集,非常值得研究。
作者:Dan Martell
策展: 达达
如果你是个创业者,而你还没在用这些AI工具,那你真的落伍了。 我将告诉你我每天用的 15 个最强 AI 工具,它们帮我节省了无数时间,优化了效率,并让我实现了团队人数最少,但产出最大化。
工具1:Supernormal
这款工具可以自动记录 Zoom、Google Meet 和 Teams 的会议,并自动生成摘要。
你只需要授权,它就会在后台自动记录,不仅能转录出会议内容,还会总结出会议关键要点。 比如下次你开销售会议,它会帮你抓住潜在客户的关注点,并自动写好后续跟进邮件。
这相当于你请了一个会议秘书,而且是 24 小时不睡觉的那种。
工具2:Fireflies.ai
这也是一个会议记录类工具,但更适合用在多人讨论、需要复盘的场景。
它可以一边录音、一边生成逐字稿,还能识别出“谁说了什么”。 更重要的是,它会自动标注关键对话,比如“决策”、“反对意见”、“待办事项”等等。
我最常用的方式是:开完会直接把 Fireflies 的摘要贴到 Notion,大家同步看进度,大大提升了团队协同效率。
工具3:Gumloop
这个工具太强了,它能让你在几分钟内做出一个微型 App 或原型页面。
什么意思?比如我想测试一个“房产投资人提醒工具”,我只需要:
-
在 Gumloop 上搭个输入界面; -
后台接入 Zapier 和 OpenAI; -
设置触发条件; -
收集用户反馈。
就能在 1 天内验证一个商业模型是否可行。
重点是我们不是为了写代码而写代码,而是为了验证市场而行动。
Gumloop 帮你像导演一样组装系统,而不是像程序员一样死磕技术。
工具4:Cursor
这就是我说的“我不写代码,但我能像写一样”。
Cursor 是一款增强版的 VS Code 编辑器,内置 AI 协作者。 你可以跟它说:“用 React 写一个能上传文件并发邮件的页面。” 它就能一步步帮你完成,并解释每一步代码的意义。
你甚至可以把一整个项目给它,它帮你找出 bug、重构代码、增加新功能。
我经常推荐非技术创业者先用 Cursor 配上 YouTube 教程,然后再外包核心部分。 用 AI 扛掉 70%的开发工作,这才是创业者的未来姿势。
工具5:ChatGPT + Custom GPTs
不用我说你也知道 ChatGPT 很强了吧?
但真正改变我工作流的是它的“Custom GPT”功能。你可以打造自己的 GPT,喂给它 SOP、品牌资料、销售话术,然后让它成为:
-
营销文案助理 -
新员工培训教练 -
财务模型分析师
比如,我现在招一个新运营,只需要他和我的“运营 GPT”聊一个下午,基本就能上手。
这不是 AI 替代人类,而是让你的知识系统人格化、随时可调用。
工具6:Descript
这是一款颠覆式的视频剪辑工具。
我录完视频后,Descript 会自动转成文字稿,我只要改文字,它就能同步剪视频。 举个例子:
-
你说错话?删掉那段文字,视频自动删除那段音频; -
想配个背景音乐?一句话添加; -
想生成字幕?一键完成。
它还可以自动修复口头语,比如“呃”“啊”全都去掉。 我现在拍课程、剪短视频,基本只用 Descript,效率是 Premiere 的十倍。
工具7:Midjourney
AI绘图工具中的王者。它不像 Canva 那么模板化,而是真正能做出“原创感”的视觉作品。
你只要给它下精确的 prompt,比如“黑白极简风格的科技Logo”,它就能生成多个选项,还能不断迭代。
重点不是你会不会画画,而是你会不会描述画面。 我建议每个创业者练习 Prompt Engineering(提示词工程),这是未来设计师的核心技能。
工具8:Motion
这款工具帮我做时间管理,甚至比人类助理还懂我。
Motion 会根据我的工作内容、任务优先级、会议安排,自动规划我的日程表。 比如我把“写销售页面”设为高优先级,它会自动把这件事安排在我能专注的空档。
如果临时插进会议,它还会自动调整其他任务顺序,保持你的产能最大化。
这不是 To-do List,而是 AI 工作运营官。
工具9:Tome
Tome 是一款基于 AI 的演示文稿工具。
只需要输入主题,它就能帮你快速生成结构、页面设计、内容填充。 比如你要做一场融资路演,只要输入“面向 AI 投资人的创业计划书”,它就会生成一份逻辑清晰、有设计感的 Deck。
我特别爱用它来做内部汇报和外部招商材料,省时、省力、效果好。
工具10:Beautiful.ai
和 Tome 类似,也是 AI 生成演示文稿,但它更注重设计美感。
你只需要填写核心信息,它会自动生成视觉统一的 PPT,不用再调字号、配图、调对齐了。
想象一下:你用 AI 写文案 + AI 生成数据图 + Beautiful.ai 做排版, 几乎 30 分钟做完一整份汇报材料,比传统方式快 5 倍。
工具11:Notion AI
Notion 原本是我的知识管理工具,现在有了 AI 后,变成了“知识工作中枢”。
我用它做:
-
内容策划:AI 帮我做大纲、扩写、重写; -
项目管理:AI 帮我总结进度,提出提醒; -
内部 SOP:新成员直接问 Notion AI,就能获取操作步骤。
AI+Notion 组合,让你不只是“写下来”,而是能真正“调动起来”。
工具12:ElevenLabs
这是一款 AI 语音合成工具,质量之高,几乎可以假乱真。
我只要上传几段我的原始音频,它就能训练出“AI 的我”, 之后只要输入文字,它就能用我的声音朗读出来。
比如我写完一个脚本,直接用 AI 声音配音,节省录制时间。 有时候我想做 A/B 测试两个不同语调、语速的版本,AI 一键搞定。
你可以把自己的声音变成可复用的资产。
工具13:SaneBox
这个工具帮我解决了“被邮件吞噬”的问题。
它会自动识别哪些邮件是重要的(比如客户、投资人、团队), 哪些是广告、通知、订阅(直接挪到 Later 文件夹)。 它甚至能告诉我“哪些人经常发邮件但我从没回复过”。
每天打开邮箱时,我只看到真正该处理的事情——信息焦虑直接减半。
工具14:Magai
Magai 是一个多模型管理工具,可以统一调用 ChatGPT、Claude、Gemini 等大模型, 并且支持保存上下文、分类知识库、设置不同角色。
我把它当成是“我的智能体系统主控台”。
比如我有:
-
产品经理 GPT:帮我设计功能需求; -
客户服务 GPT:处理客户异议; -
写作助手 GPT:优化语气风格。
Magai 让这些角色分工明确,互不干扰,还能不断训练成长。
工具15:Zapier + OpenAI
最后这对组合,可能是我工作自动化的终极法宝。
Zapier 是连接器,OpenAI 是大脑。 比如我设置一个自动流程:每当用户填写表单 → 把内容发送给 GPT 总结需求 → 自动发欢迎邮件 + 在 Notion 创建项目卡片。
我现在的运营里,几十个流程都用这对组合自动化运行着, 几乎没有人力,但业务照样转起来。
你不是在雇佣员工,而是在雇 AI 流程工厂。
结语
你不需要一次性用完这15个工具。
但你需要明白一件事: 未来的商业,不是你能做什么,而是你能 orchestrate(编排)什么。
你是指挥家,AI 是乐队。 你要做的,是用正确的指令与结构,创造最大价值。
现在是创业者“最好的时代”,如果你懂得借助智能,而不是被它吓住。
——达达
来源:超级群体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相关文章
暂无评论...